[[abstract]]屈原與曹植都是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文人,屈原創作楚辭,影響後世深遠,而曹植也受到屈原的影響。曹植〈九愁〉是代替屈原訴說被君王放逐的心聲,從中也透露曹植自己的心境。本論文首先透過文句分析,論證曹植的〈九愁〉是書寫屈原第二次被放逐的經過。其次討論曹植〈九愁〉寫屈原被讒邪之人迫害,而君王不諒解,他被放逐離開都城時,是如何的抒發情志,並且表現出他效忠君王,說明自己的心意,而在作品裡,也寫主人翁在失意時,會神遊於天地之間,行走於山林之中。最後,說明由於曹植與屈原的處境不同,而〈九愁〉有曹植的新意。曹植創作〈九愁〉,是藉著書寫屈原的遭遇,表達出曹植的內心情感,並有他的特色,可見此篇文學作品是有其重要的意義。[[abstract]]Qu Yuan and Cao Zhi are both important literati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Qu Yuan's creation of The Songs of the South influenced the later generations, and Cao Zhi was also influenced by Qu Yuan. Cao Zhi's“Jiǔ Chóu”is a substitute for Qu Yuan's voice of being exiled by the king, and he also revealed Cao Zhi's own state of mind. This thesis firstly analyzes the sentence and argues that Cao Zhi's “Jiǔ Chóu”is th...
[[abstract]]郊祀是古時帝王祭天的常祀,象徵著帝王統治權力的合法性,因此歷來備受重視。而郊祀之有歌則始於漢武帝的「郊祀歌十九章」。自此以後歷代郊祀多有郊祀歌的製作。郊祀洵為一朝大典,郊祀歌亦...
[[abstract]]本文探討《荀子》與《呂氏春秋》書中「忠」和「忠信」概念之內涵,及其在戰國後期「忠」和「忠信」概念之演變中發揮的角色。戰國中期,「忠」概念受到來自「命運論」、「養生論」,以至稷下...
[[abstract]]一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及明代前後七子多概括為復古派,或將謝榛置於擬古主義之列。一般學者,對於謝榛詩論,多高其對於「情、景」之論,認為這是謝榛見解獨到之處,少有學者專就謝榛詩論...
[[abstract]]向陽曾在多篇文章中述及他從初中時期起即受屈原辭賦影響。向陽情詩甚多, 此應亦受屈原辭賦的啟發,本文即針對幾個重要現象探討並証實之。向陽情詩有些以自然景物來表達愛情之氛圍、意境,...
[[abstract]]如果我們仔細瀏覽《莊子》一書原文的話我們會發現,其書好用「至X」或「至X无X」的語言形式來指稱超越所指對象(X)更高的境界或層次,也就是強調在當下的每個層次與經驗之上,有一個更...
蘇軾很敬佩屈原。他雖然沒有寫過專門評論屈原的文章,但我們可以從他的詩、賦、書信和雜文裡,找到一些和屈原與《離騷》有關的文字,《屈原塔》詩和《屈原廟賦》,就是其中最詳細的資料。本文嘗試儘量把這些資料集中...
[[abstract]]許衡生於金泰和九年(1209),卒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字仲平,河內(今河南沁陽)人,世稱魯齋先生。《宋元學案•魯齋學案》中稱他「表章程朱之學」、「興絕學於北方」,時...
[[abstract]]上蔡與延平的理學思想對朱子早年思想有重要影響,本文透過他們來觀察朱子早年學思歷程。如果用伊川「聖人本天,釋氏本心」一語概括二程對儒學的貢獻,上蔡學說實以「心」為核心,其從學於二...
[[abstract]]劉辰翁(1232-1297)身處宋末元初朝代更迭之際,不論是文學思想、文學風格、創作的藝術或審美趣味等諸多層面,皆具變異性、過渡性與轉折性的特徵,深具研究開發的價值。本論文以劉...
[[abstract]]唐代自安史之亂後,政治、經濟、社會皆發生本質的變化,已往的制度設計已不能應付新的形勢,必須有所修革更動。以中央諸司吏職而言,舊的流外九品吏職體制已不適應國家行政運作,新增的吏職...
[[abstract]]白居易詩在中國詩學上一直顛富爭議,歷來對其詩之褒貶評價也產生許多歧異之論,此一評價起伏至清初、中期又特別明顯。大體而言,清初對白詩普遍採取貶抑態度,主要以王漁洋為代表;而清代中...
[[abstract]] 本論文探討明遺民思想家覺浪道盛、方以智師徒二人「怨」的詩學精神。所謂「怨」,乃淵源於孔子所說的「興觀群怨」,然道盛與方以智「怨」的相關論述卻迥異於傳統注說,展現了新穎的詮釋...
[[abstract]] 本文主要探討「天倪、天均、兩行、天府、葆光」的意涵,經由討論,獲知:它們皆寓藏絕待義理,皆指向無有對待的絕對之境,可做為「道」的輔助說明: (一)天倪:自然的分際,不同於常...
所谓效果史,即历史地描述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读者群体对作家作品的反应批评。魏晋南北朝是曹 植效果史上的黄金时期,具体表现有三:拟作盛行;理论总结;入选《文选》的作品数量较大。唐代是曹植接受史的 第二个黄...
近代中国,由于西方的冲击,传统社会被破坏。如何使中国免遭西方侵略,走向富强,成为许多思想家共同关心的课题。这一时期,梁启超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新民学说的提出。标志着梁启超的思想重点,已经从原来的改良主...
[[abstract]]郊祀是古時帝王祭天的常祀,象徵著帝王統治權力的合法性,因此歷來備受重視。而郊祀之有歌則始於漢武帝的「郊祀歌十九章」。自此以後歷代郊祀多有郊祀歌的製作。郊祀洵為一朝大典,郊祀歌亦...
[[abstract]]本文探討《荀子》與《呂氏春秋》書中「忠」和「忠信」概念之內涵,及其在戰國後期「忠」和「忠信」概念之演變中發揮的角色。戰國中期,「忠」概念受到來自「命運論」、「養生論」,以至稷下...
[[abstract]]一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及明代前後七子多概括為復古派,或將謝榛置於擬古主義之列。一般學者,對於謝榛詩論,多高其對於「情、景」之論,認為這是謝榛見解獨到之處,少有學者專就謝榛詩論...
[[abstract]]向陽曾在多篇文章中述及他從初中時期起即受屈原辭賦影響。向陽情詩甚多, 此應亦受屈原辭賦的啟發,本文即針對幾個重要現象探討並証實之。向陽情詩有些以自然景物來表達愛情之氛圍、意境,...
[[abstract]]如果我們仔細瀏覽《莊子》一書原文的話我們會發現,其書好用「至X」或「至X无X」的語言形式來指稱超越所指對象(X)更高的境界或層次,也就是強調在當下的每個層次與經驗之上,有一個更...
蘇軾很敬佩屈原。他雖然沒有寫過專門評論屈原的文章,但我們可以從他的詩、賦、書信和雜文裡,找到一些和屈原與《離騷》有關的文字,《屈原塔》詩和《屈原廟賦》,就是其中最詳細的資料。本文嘗試儘量把這些資料集中...
[[abstract]]許衡生於金泰和九年(1209),卒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字仲平,河內(今河南沁陽)人,世稱魯齋先生。《宋元學案•魯齋學案》中稱他「表章程朱之學」、「興絕學於北方」,時...
[[abstract]]上蔡與延平的理學思想對朱子早年思想有重要影響,本文透過他們來觀察朱子早年學思歷程。如果用伊川「聖人本天,釋氏本心」一語概括二程對儒學的貢獻,上蔡學說實以「心」為核心,其從學於二...
[[abstract]]劉辰翁(1232-1297)身處宋末元初朝代更迭之際,不論是文學思想、文學風格、創作的藝術或審美趣味等諸多層面,皆具變異性、過渡性與轉折性的特徵,深具研究開發的價值。本論文以劉...
[[abstract]]唐代自安史之亂後,政治、經濟、社會皆發生本質的變化,已往的制度設計已不能應付新的形勢,必須有所修革更動。以中央諸司吏職而言,舊的流外九品吏職體制已不適應國家行政運作,新增的吏職...
[[abstract]]白居易詩在中國詩學上一直顛富爭議,歷來對其詩之褒貶評價也產生許多歧異之論,此一評價起伏至清初、中期又特別明顯。大體而言,清初對白詩普遍採取貶抑態度,主要以王漁洋為代表;而清代中...
[[abstract]] 本論文探討明遺民思想家覺浪道盛、方以智師徒二人「怨」的詩學精神。所謂「怨」,乃淵源於孔子所說的「興觀群怨」,然道盛與方以智「怨」的相關論述卻迥異於傳統注說,展現了新穎的詮釋...
[[abstract]] 本文主要探討「天倪、天均、兩行、天府、葆光」的意涵,經由討論,獲知:它們皆寓藏絕待義理,皆指向無有對待的絕對之境,可做為「道」的輔助說明: (一)天倪:自然的分際,不同於常...
所谓效果史,即历史地描述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读者群体对作家作品的反应批评。魏晋南北朝是曹 植效果史上的黄金时期,具体表现有三:拟作盛行;理论总结;入选《文选》的作品数量较大。唐代是曹植接受史的 第二个黄...
近代中国,由于西方的冲击,传统社会被破坏。如何使中国免遭西方侵略,走向富强,成为许多思想家共同关心的课题。这一时期,梁启超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新民学说的提出。标志着梁启超的思想重点,已经从原来的改良主...
[[abstract]]郊祀是古時帝王祭天的常祀,象徵著帝王統治權力的合法性,因此歷來備受重視。而郊祀之有歌則始於漢武帝的「郊祀歌十九章」。自此以後歷代郊祀多有郊祀歌的製作。郊祀洵為一朝大典,郊祀歌亦...
[[abstract]]本文探討《荀子》與《呂氏春秋》書中「忠」和「忠信」概念之內涵,及其在戰國後期「忠」和「忠信」概念之演變中發揮的角色。戰國中期,「忠」概念受到來自「命運論」、「養生論」,以至稷下...
[[abstract]]一般的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及明代前後七子多概括為復古派,或將謝榛置於擬古主義之列。一般學者,對於謝榛詩論,多高其對於「情、景」之論,認為這是謝榛見解獨到之處,少有學者專就謝榛詩論...